【小长评】林朵《假期信用卡》:聊聊那把“伞”

今天又想起这个故事了,还是很感慨,来这里写写。链接在此:《假期信用卡》(作者: @林朵 )。

这个故事是好久以前在知乎读的,当初还不玩lofter,也不记得作者是谁,但是一直对此念念不忘,特别是念念不忘那个结局:外面下雨了,银行的人看起来很慷慨地对女主角说“借你一把伞”。

这个结局看似平淡,伞看似和主题无关,但是给了我会心一击的地方恰恰就在于这把伞。

在那种巨大的压迫之下,伞的出现似乎在讽刺什么:送给你一把伞,看起来好像很体贴,但实际上对方要拿走的是你的命。这种用蝇头小利吸引你,然后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,真是让人毛骨悚然。

其实统观全文又何尝不是如此?一开始许小姐可以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请假补假这是蝇头小利,相当于银行的人体贴地给了她一把“伞”;而后来因为不小心透支,这下银行的人可算是逮着机会了,眨眼之间高利贷铺天盖地向她压下来,这是在要她的命。

现实中像银行家这样的人可不少,而且多半居于高位,或者至少是居于你之上,他们要从你身上拿走什么,你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的。在你上钩之前,你跟个傻子似的懵懵懂懂羊入虎口而浑然不觉;在你发现自己中套之后,已经为时已晚。

他们会笑眯眯地、不紧不慢地露出吸血鬼的獠牙——就像这个故事里的许小姐看到的一样,银行的人客客气气和她说话(很笑里藏刀的感觉),她就像是被蜘蛛网缠住的猎物,动弹不得。那种无力感……哎,真的是太绝望了。

可能很多读者认为是许小姐自己作死啊,可是我倒是觉得,固然在透支这件事上她有错,但是这一切都是银行的人有意下套。那些人早在一开始就想好会有这么一天了。生活中的变数很多,意外或突发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此起彼伏,这事那事,再加上上班族本身因为工作辛苦而有惰性,不小心透支的几率不是一般的高。

是啊,归根结底,悲剧的根源,还不就是上班族太辛苦了么?

如果能够多出哪怕那么一点点冗余的时间,许小姐何至于求助于假期银行,又何至于把后半生都搭进去?

我在刚刚读研的时候在知乎上回答过这么一个问题:「如何摆脱浮躁的状态,认真学习?」这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话:

「在做一些事的时候,要给自己相对富余的时间,比如你能一天半完成的事,你给自己两天时间去完成,这样的做法前些天我在《编码的奥秘》这本书讲条形码的时候看到过,一些用4位二进制数即可表示的数字,它用了7位,为的就是“冗余”。给你自己有富余的时间有三个好处:

第一个是做之前你心态就会放松许多,因为你知道你可以在两天内完成;

第二个是多出了半天,可以应对有突发事件的可能,比如家中客人来访或者老师忽然占用自习课加课,但你仍然不至于因为跟计划冲突而感到惊慌失措;

第三个是如果你真的在一天半内完成了,剩下的半天可以奖励一下自己,跟同学出去玩或者看看电视。如果你再接再厉用这半天继续学习的话,也是怀着一种“我已经完成了该做的事了,现在我是超前学习”那种很好的心情,心情好的时候去学习那是个什么效率,想必不必我多说吧?」

而很显然许小姐的这份工作并没有给她相对富余的时间,因为她根本周转不开啊!而且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是什么?是她们公司很难请假。照我说,照顾父母这种事,正常向公司请假不就得了,干嘛借助于假期信用卡?会借助假期信用卡,这充分说明她们公司的假不好批。

许小姐这个故事真的读得我很难受,如鲠在喉。我想起了加缪的《局外人》。男主角要参加妈妈的葬礼,老板都要给他脸色看,觉得他故意请周四周五这两天假,这样就能和周六周日连起来了。

我当时读完《局外人》之后给我妈说,男主角每天都活得木木然的,我觉得那是工作太累了,你看,他吃饭居然是站在煤气灶前就吃完了。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,那也是因为太累了,累到麻木,累到在母亲的葬礼上都哭不出来。

我至今都觉得《局外人》有明暗两条线,明线讲司法制度害人,暗线讲公司老板吃人。

其实公司老板何尝不是给你一把“伞”,要你的命?

许小姐的公司,和坑了许小姐的银行,其实并没有本质差别。他们都是给你一些小的好处,然后让你付出大的代价,让你作为一颗螺丝钉在一个巨大的机器里干活,干到死,等螺丝钉磨损坏了,再换上新的。唯一差别在于,是沸水煮青蛙还是温水煮青蛙——像林朵这样直接写“银行要你干一辈子活,干到死,要你命”读者会觉得“哎呀,好可怕”,可是现实中,难道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是这样吗?

身处其中而浑然不觉,甚至觉得理所当然——“要赚钱总是要有所付出的嘛”,那才是最可怕的。

每个人都想着“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”,而事实上在雇佣关系中像这样“给你一把伞,拿走你的命”的绝对不是个例,甚至可以说是数不胜数。很多公司回报的确丰厚,但是长此以往下去,身体没了,爱好没了,自己的生活也没了。

前不久和朋友聊天,聊到郑渊洁,郑渊洁的故事不都是有些暗黑嘛。听完她给我说的一个故事后,我告诉她我想起自己读过这样一个故事:把假期当成钱一样有借有还,状态不好借几天假期休息休息,状态好了再加个班补偿一下,结局很可怕。

她问我是不是林朵的《假期信用卡》?我说我那时候还没关注林朵啊,有可能刚好是一个人。一看,还真是一个人。

这篇文章确实勾起了我足够多的感慨(甚至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意犹未尽),很想把我的感想告诉作者,所以将自己的思路捋顺了,然后写下了这篇评。

用一把“伞”,串起阴险的银行,以及吃人的公司。

2019.6.6

by 悠望南山

评论(8)
热度(167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  | Powered by LOFTER